2009年8月25日,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工作會議暨200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廣州召開,會議表彰獲得200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的單位和科技工作者。288個科技項目獲獎,其中:“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發展的實踐”項目獲特等獎;“亞穩納米材料生長與設計的物理基礎”等27項成果獲一等獎;89項成果獲二等獎,171項成果獲三等獎。此外,2009年,廣東省有30項創新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。
2008年度省科學技術獎的獲獎成果,具有創新水平高、應用領域廣、經濟社會效益好等特點,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成績斐然。2008年,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.2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15%,約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0%。全省16個國家和省級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0050.48億元,增長37.5%。二是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突出。288項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中,企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參與的項目有153項。三是產學研合作成果效益顯著。在2008年廣東省30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中,產學研合作完成的項目有16項。獲獎企業絕大部分都與高校、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,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。四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。在27項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中,基礎研究項目有9項,占一等獎成果總數的1/3。288項獲獎成果中,申請發明專利386項,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15項;共發表論文5329篇,其中,被SCI、EI收錄1385篇;他引次數14757篇次。五是民生科技成果大幅增加。2008年度獲獎項目中,有131項屬于農業、醫療衛生、節能環保和社會公共安全類項目,占獲獎項目總數的45.5%。其中節能和環保領域成果為48項,比上年增加1倍。六是涌現一批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及科技創新團隊。2008年度獲獎項目中,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8歲;一等獎項目完成人中,4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占52%。
我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項目“表面熱功能結構極端制造技術及應用”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,其成果已應用于制冷、石化和電力電子等多個領域,已在光伏發電、LED光源等多個企業轉化,2006~2008年僅內溝槽管產品就實現直接產值約32億元,利稅約1.4億元,具有極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。